發布時間:2019-07-11 18:23:35 信息來源: 發布作者:卡金網絡
“魏則西事件”攪動的能量有多大,單單一個百度股票單日就蒸發53億美元,而烏魯木齊網站建設發現,“魏則西事件”始發于問答網站類“知乎”,問答類網站對于大多數網民來說,以百度問答類為例,并不陌生,然而,而這次問答類網站“知乎網”爆發的能量超過所有的問答類網站,這是為什么呢?
在問答類網站中,比較有名的網站有百度知道和天涯問答。百度知道上線的目的是:“百度知道的最大特點,就在于和搜索引擎的完美結合,讓用戶所擁有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,用戶既是百度知道內容的使用者,同時又是百度知道的創造者,在這里累積的知識數據可以反映到搜索結果中。通過用戶和搜索引擎的相互作用,實現搜索引擎的社區化。”
天涯問答呢,其實上線的初衷也和搜索引擎有很大的關系,不過天涯問答的合作的搜索引擎是谷歌,“由谷歌和天涯社區聯合開發的互動問答知識社區。”顯然是谷歌和百度競爭中推出的產品,不過隨著谷歌退出中國后,天涯問答就變成天涯社區旗下的產品了。
天涯問答和百度知道背后的“東家”都是搜索引擎,如果一直保持競爭關系,也許不會很快的淪落,不過,當谷歌推出中國后,知道類問答網站就“淪陷”了,現在的百度知道,對于大多數的用戶來說,并不滿意,基本上也完成了其上線的初衷目的:對搜索引擎的有力補充!證據是任何關鍵詞在百度首頁都會有一個知道的位置!而且這些問題不痛不癢,有勝于無!
但是知道類網站并非就此淪陷,2010年上線的知乎,在借鑒問答類網站的折戟的經驗教訓之后,開始了大膽創新,更注重用戶經驗的分享,在用戶注冊上,采用了保守的邀請制注冊方式,讓問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,一位獲得知乎好友邀請成為知乎會員的網友說:“給我邀請碼的老師一再叮囑,一定要高質量問答,要活躍,我唯唯諾諾,問問題之前,先Google一下看有沒有答案,回答問題之時,仔細檢查有無錯漏之處!”知乎這種注冊體制一直用了三年之久,直到2013年3月,才開啟開放注冊,相關數據顯示,知乎開啟開放注冊之后,用戶數量很快從40萬飆升到400萬!在知道類網站中,已經成為新貴!
一個網站獲得大家肯定,需要某個大事件推波助瀾,“2016年3月30日,魏則西在知乎網上記錄了自己求醫的經歷,其中關于武警二院和百度搜索的內容引發廣泛關注。”隨后,在2016年5月爆發了“魏則西事件”,該事件涵蓋的問題讓所有媒體從不同視覺都能找到話題,包括搜索引擎、醫療問題等等。
雖然魏則西事件還在熱議中,“知乎網”還是保持一貫的低調作風,烏魯木齊網站建設認為,這也許是一個問答類網站天生具有的嚴謹態度使然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