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9-07-11 18:23:53 信息來源: 發布作者:卡金網絡
最近蘋果又發布新手機了,和去年一樣,“賣腎的新聞又上了頭條”,對于屌絲來說,高價的蘋果手機好像還很遙遠,而且非得需要嗎?無奈,各大媒體各大新聞都給足了蘋果的面子,只要你用手機上網,想拒絕蘋果的新聞都不行,是蘋果給足了媒體的公關費,還是蘋果本身的品牌力量,烏魯木齊專業網站建設公司(http://www.dycyby.cn)遠璨網絡覺得還是后一種比較靠譜,畢竟蘋果的技術在那里,一句話,蘋果的勝利是技術上的勝利!
而同樣在手機市場憑借互聯網思維獲得市場小米創始人雷軍,在這個時候,媒體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不一樣的雷軍,首先說雷軍“空了”,所謂的空是相對而言,最早雷軍在金山工作,給產品起“金山毒霸”這樣大氣的名字,而到了做手機,一個“小米”低調了很多;另一個是“分享”,就是雷軍看到合適的人才,不惜一切代價把他挖過來;最后是“從管理到產品”,曾經的雷軍很能講,據說抓住下屬的錯誤能講一個小時不帶重復的,而現在雷軍對產品很關注,放下空談,更專心于產品研發。從三個改變不難看出,忽悠人的高大上遠不如本身做產品更讓人平靜。
作為“BAT”最低調的百度,好像一直醉心于技術,和熱鬧的騰訊微信圈以及英語老師出身的馬云比較,百度好像失聲了,不過在9月8日,百度世界大會在京如期舉行,百度提出“索引真實世界,連接3600行”的未來發展方向。百度的某些搜索引擎技術在世界上都算一流的,如今百度繼續走“連接人與服務”,不過今年更明確了,依托互聯網+的理念,連接3600行的傳統企業。
蘋果有技術,百度有技術,而小米在技術領域上稍微欠缺了一些,不過在互聯網思維上更領先一步。那么,我們在談互聯網+,互聯網思維的時候,需不需要技術呢?二者哪個更重要呢,其實,如果用辯證的觀點看,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的詭異,無法分出伯仲來。
思維可以復制。小米的成功,一度開啟了互聯網購買手機時代,對于手機廠商來說,小米用“互聯網思維”羞辱了手機行業,當然,精明的手機廠商并不甘心落后,他們開始出“大招”來應對小米的逆襲,比如在低端機市場,做和小米型號功能差不多的機型以此來爭奪市場,甚至技高一籌,你搞饑餓營銷,我直接滿足需求。在經歷了一段輝煌后,小米在激烈的競爭中一度沉寂了,人們想到了“凡客誠品”,年初雷軍調侃自己投資最失敗的就是“凡客誠品”,面對互聯網品牌憑借“思維”一度走紅又沉寂的規律,小米不知道能不能打破魔咒。
技術可以復制。有人說,現在為啥在中國有“互聯網思維”,而國外卻對此不感冒呢?為啥國外的互聯網公司更喜歡研究無人駕駛、佩戴裝備呢?也許正如文中所說“工業4.0、大數據、云計算,也不是那么容易搞的,先讓德國人、美國人、日本人先干著吧。他們如果干成了,我們再把它移植過來,不晚。中國人很聰明,很多東西看一眼就懂了。在引進技術、設備、產品方面,中國人早就已經學會了。”互聯網與工業4.0,就像股市一樣,要么多,要么空。究竟做多還是做空,你們自己考慮。
在中國,有強大人口基因,走在大街小巷、坐在公交車、甚至你過馬路的時候看到一輛車突然減慢的速度,十有八九司機在打電話或者玩手機,這就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現狀,幾億人口都在用手機上網,這商機無限,先賺了這筆再說,從團購、打車哪個不是模仿之后超越對手,再牛逼的技術,也可以復制。
創新卻難復制。互聯網思維不是一成不變的,就像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盛贊馬云那樣:“他把人們不敢想象的事情做了,而且都做成了!”從蘋果4開始,蘋果每一款產品都用創新訴說的不同,技術可以讓思維更敏捷,反過來思維讓技術更加人性化,二者之間,“實踐檢驗真理,真理用于實踐”的不斷反復。正如Facebook CEO馬克·扎克伯格所說,Facebook早晚也會死掉,沒有公司會永生,要么死于技術落后,要么死于思維僵化!